一剪梅(其一)

谁写梅溪字字香。沙边幽梦,常恁芬芳。

不如花解伴昏黄。只怕东风,吹断人肠。

小阁无灯月浸窗。香吹罗袖,酒映宫妆。

如今竹外怕思量。谷里佳人,一片冰霜。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夜景象,诗人借梅花的香气和月光的清澈,抒写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谁写梅溪字字香”设定了整个意境,以梅溪之香作为开篇,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沙边幽梦,常恁芬芳”则继续深化这种意境,诗人在沙边沉浸于对佳人的梦幻中,而梅花的芬芳始终如影随形。

“不如花解伴昏黄”一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这里的“花”可能指的是春天中的其他花朵,它们在昏黄的光线中逐渐凋零,而梅花却独自绽放,显示出诗人对梅花特有的情感。“只怕东风,吹断人肠”则是对这种思念之情的担忧,东风往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它似乎也带有一丝伤感,因为它可能会打散那些细腻的情愫。

“小阁无灯月浸窗”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孤寂的夜晚场景,月光如水般流淌进小阁,但里面却没有灯火,显得格外清冷和寂寞。“香吹罗袖,酒映宫妆”则是对这种夜晚情境的一种享受,或许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味着梅花的香气,同时也沉浸于美酒带来的醉意之中。

“如今竹外怕思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在孤独处境之间的心理斗争。最后,“谷里佳人,一片冰霜”则是对那位佳人的形容,她如同冬日里的梅花,孤傲而美丽,但也带着一丝凄冷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八归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形式: 词牌: 八归

万年欢.春思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形式: 词牌: 万年欢

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于飞乐.鸳鸯怨曲

绮翼■■,问谁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风微。

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归。

白头相守,情虽定、事却难期。

带恨飞来,烟埋秦草,年年枉梦红衣。

旧沙间,香颈冷,合是单栖。

将终怨魂,何年化、连理芳枝。

形式: 词牌: 于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