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七)评梅

一阵清香,不知来处,元来梅已舒英。

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

细看高标孤韵,谁家有、别得花人。

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

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

问横空皎月,匝地寒霙。

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

幽奇处,素娥青女,著意为横陈。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一阵清新的香气,不知从何而来,原来是梅花已经绽放花朵。
它越过篱笆含笑开放,芬芳之意仿佛在向人们展示。
仔细观察它的高洁风姿和独特韵味,哪家能有这样特别的赏花之人。
我想,这梅花应该像魏徵的贤德,又如王夷甫的风采,既含蓄又鲜明。
北边的枝头,梅花刚刚开始半开,水边稀疏的倒影,显得优雅而娇美。
我问那明亮的月亮和遍地的寒霜,它们怎能比得过这梅花的清雅绝世。
请你仔细品味,这梅花的幽静奇特之处,仿佛是嫦娥和青女特意为之陈列的珍品。
幽深奇妙的地方,月宫仙女似乎也在用心布置。

注释

清香:淡淡的香气。
元来:原来。
梅已舒英:梅花已经展开花朵。
魏徵:唐朝贤臣,以直言敢谏闻名。
夷甫:王夷甫,东晋名士,以风度翩翩著称。
绰约娉婷:形容姿态优美。
横空皎月: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
寒霙:寒冷的霜雪。
子细推评:仔细评价。
素娥青女:月宫仙女和霜雪女神。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七》评梅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清香与风姿。开篇以“一阵清香”起,引出梅花悄然绽放,仿佛不期而至,给人以惊喜。"元来梅已舒英",简洁明快,点出梅花初绽的景象。

接下来,词人赞美梅花的含笑之美,以及它独自散发的芬芳,暗示其高洁的品性。“细看高标孤韵”,强调了梅花的孤傲和独特韵味,暗示它不同于寻常花卉。接着,作者将梅花与历史人物魏徵和王衍(夷甫)相比,赞美梅花的妩媚而不失刚毅,鲜明而不流俗。

词的下片进一步描绘梅花的姿态,北枝半吐,水边疏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绰约风姿。词人询问皎洁的月亮和遍地的雪花,谁能比得过梅花的清绝之美?他邀请读者一同细细品味,感受梅花的幽奇之处。

最后,词人借用“素娥青女”这样的神话人物,表达对梅花的崇高评价,认为连仙女和霜神也为之倾倒,横陈于天地之间。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词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四)赏梅

腊雪方凝,春曦俄漏,画堂小秩芳筵。

玉台仙蕊,帘外幂瑶烟。

莫话青山万树,聊须对、一段孤妍。

杯行处,香参鼻观,百濯未为贤。

吾庐,何处好,绣香竹畔,偶桂溪边。

且为渠珍重,满泛金船。

已拚春酲一枕,如今且、醉倒花前。

花飞后,欢呼一笑,又是说明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其二)和催梅

未许蜂知,难交雀啅,芳丛犹是寒丛。

东方解冻,春仗做春工。

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浓。

应须是、惊闻羯鼓,谁敢喷髯龙。

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

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

要看含章檐下,闲妆靓、春睡朦胧。

知音是,冻云影底,铁面葛仙翁。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

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

栏外青山几叠,瑶烟敛、影落千鬟。

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尘寰。

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

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胡汝明罢帅归,坐间次韵作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湓川几报严更。

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

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功名事,他年未晚,一笴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蘋洲畔,危获深耕。

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

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

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