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怀深的《省缘》组诗之四,以“学道”为主题,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应当避免过多涉入世事纷争,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
首句“学道先须要省缘”,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指出学习道法之前,首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牵扯和纷扰。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环境的营造,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为深入道法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
次句“他人长短莫喧传”,进一步阐述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秉持的原则——不轻易传播他人的短处或缺点。这种态度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慈悲之心,也是修行中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一环。通过避免传播是非,可以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同时也能净化自己的心灵,避免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后两句“祸门不闭终无益,参取维摩老子禅”,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修行的意义。这里提到“祸门不闭”,意味着如果对他人之事过于关注,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这对个人的修行并无益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参取维摩老子禅”,即借鉴佛教高僧维摩诘的智慧,通过禅修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维摩诘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他的故事常被用来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在修行道路上应保持清净心、尊重他人、避免纷争,并通过禅修达到内心平和与解脱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对个人的修行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社会关系的和谐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