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示弟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在山林中我失去了自我,穿戴整齐才是他人的样子。
不要效仿嵇康的懒散,姑且安然接受原宪的清贫。
山阴之地多北向的窗户,清泉就在我的东邻。
缘分聚合都是虚妄的相有,本性空无所以无所依恋。
谁能知道广成子,或许他就是我自身的写照。

注释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吾丧我:指在山林中遗失了自我,或失去了世俗中的身份。
冠带:古代官员或士人的服饰,象征社会地位。
尔成:你成为,此处指他人。
人:此处指符合社会规范的人。
嵇康:三国时期名士,以放达不羁著称。
懒:懒散,不拘小节。
原宪:孔子弟子,生活简朴,安于贫困。
北户:朝北的窗户,古人认为北窗不利于居住,暗示环境不佳。
泉水:清澈的溪流或井水。
东邻:邻居的东边。
缘合:因缘聚合。
妄相有:虚妄的拥有,指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假象。
性空:佛教术语,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
无所亲:没有依恋或执着。
安知:怎能知道。
广成子: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老夫:诗人自称,此处指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中示弟》,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境。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同时也提醒弟弟要在社会上建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这里的“丧”有迷失之意,但又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嵇康即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逸,他以其自由不羁、清高脱俗而闻名。诗人在这里告诫弟弟不要效仿那些过于追求个人理想和生活方式的人,而是要安守本分,接受平凡且贫穷的现实。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山中环境。北面的屋舍和东边的泉水构成了一个宁静而自足的生活场景。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这里的“缘合”指的是因缘际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妄相”则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外在关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间繁杂关系的超脱,以及内心的清净和不染尘俗。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最后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广成子”是一位道家人物,象征着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自己虽然在山中居住,但内心却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不再是那位被社会规则所约束的“老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韦侍郎山居

幸忝君子顾,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瀑水映杉松。

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

良游盛簪绂,继迹多夔龙。

讵枉青门道,胡闻长乐钟。

清晨去朝谒,车马何从容。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田家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狶。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形式: 古风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二)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

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