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梅咏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芬芳的春意如何能早早到来?孤独而荣耀的花朵也自感危殆。
更加怜惜那柔弱的花蒂,它不因严冬的侵袭而改变。
清晨的雪花哪会与之嫉妒,阴冷的风却已屡次吹袭。
尽管香气依然如故,但随风飘荡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芳意:芬芳的春意。
何能:如何能够。
早:早早。
孤荣:孤独而荣耀的花朵。
亦:也。
自危:自感危殆。
更:更加。
怜:怜惜。
花蒂:花朵的基部,连接茎和花朵的部分。
弱:柔弱。
不受:不接受,不因……而改变。
岁寒:严冬,寒冬。
移:移动,此处指受到侵袭或影响。
朝雪:清晨的雪花。
那:哪。
相妒:与之嫉妒,与花朵相互嫉妒。
阴风:阴冷的风。
已:已经。
屡吹:屡次吹袭。
馨香:香气浓郁。
虽:虽然。
尚尔:仍然如此,依然如故。
飘荡:随风飘动,无定所。
复:又。
谁知:有谁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庭梅咏》,通过描写庭院里的梅花,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和自危感。

“芳意何能早”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盛开的渴望,但又意识到这种美好难以长久。"孤荣亦自危"则透露出诗人因自己孤傲而感到不安的心情。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这两句,诗人对梅花的脆弱产生了同情,感叹它无法承受时间和严寒的考验。这里的“花蒂”指的是未完全开放的梅花,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理解。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则描绘了梅花所面临的严酷环境——早晨的雪花和连续不断的阴冷风暴,这些都是对梅花生存的一种威胁。

最后,“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即使还保持着芬芳,但它的香气在空中飘散,却不知能给谁带来欣赏和享受。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载体,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其一)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

苍生望已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其二)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其三)

永叹常山宝,沈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