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小圃初开清潩岸,名花近取宛丘城。

争言千叶根难认,忽发双葩眼自明。

谪堕神仙终不俗,飞来鸾凤有馀清。

细锄瓦砾除荆棘,未可令齐众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陈州移栽牡丹时的欣喜之情。首句"小圃初开清潩岸",写出了新开辟的小园临近清澈的潩水之畔,环境清幽。"名花近取宛丘城"则点出牡丹的珍贵,宛丘城以产牡丹闻名。

"争言千叶根难认,忽发双葩眼自明",诗人描述了千叶牡丹的罕见和突然绽放的惊艳,仿佛眼睛自己都明亮起来,生动展现了牡丹盛开的壮观景象。"谪堕神仙终不俗,飞来鸾凤有馀清",诗人运用比喻,将牡丹比作下凡的仙子和清雅的鸾凤,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两句"细锄瓦砾除荆棘,未可令齐众草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精心呵护,决心清除杂草,让这株名花能在园中独树一帜,与众草区别开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章氏郡君挽词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馀。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绩溪二咏(其一)豁然亭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后小酌赠内

薄雪为灯止,和风应节来。

出游吾已懒,小酌意难裁。

竹径泥方滑,菁畦冻欲开。

细君怜老病,加料作新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