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静美画面。首句“谁安双岭曲弯弯”以设问起笔,引人想象翠眉亭所在之地的地形地貌,弯曲的山路增添了几分幽深之感。次句“眉势低临户牖间”则将翠眉亭比作女子的黛眉,生动地展现了亭子依山傍水的秀美姿态。

第三句“斜拥千畦铺渌水”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势仿佛拥抱着一片片绿色的田畴,流水潺潺,增添了生机与宁静。第四句“稍分八字放遥山”进一步描绘了远山的轮廓,如同八字形的屏风,与近处的翠眉亭相映成趣。

第五句“愁霏宿雨峰峦湿”描绘了雨后山峦的湿润景象,带出淡淡的忧郁情绪。然而,第六句“笑卷晴云草木闲”又转而写到雨过天晴,云卷云舒,草木在阳光下显得悠闲自在,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最后两句“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景色联想到遥远的故乡,银色的雪景与苍茫的大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绩溪翠眉亭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绩溪二咏(其一)豁然亭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后小酌赠内

薄雪为灯止,和风应节来。

出游吾已懒,小酌意难裁。

竹径泥方滑,菁畦冻欲开。

细君怜老病,加料作新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其一)

温恭天赋此心良,惠爱人知政术长。

井水无波任瓶绠,牛刀投隙应宫商。

分符出遍名城守,携被归从华省郎。

不到汝阴遗恨远,坐令湖水减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其二)

早岁相从能几时,淮阳花发正游嬉。

鸣弓矍相人如堵,席地沧浪柳作帷。

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

遥闻葬日车千两,渍酒绵中寄一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