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乙巳冬前间举似前作,因和之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

梅花入梦来。涨痕纷树发。霜落沙洲白。

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内敛的画面。"锦书谁寄相思语",开篇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锦书"这一传统寄信方式,传达了无法直接言说的相思之情。接着,词人将视线投向天边,"天边数遍飞鸿数",借雁南飞的形象,暗示着自己对远方的期盼与无尽的思念。

"一夜梦千回",夜晚的梦境中,梅花频频出现,象征着词人心中的纯洁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寓指词人与梅花般的坚韧品格。"梅花入梦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下片转而描绘自然景色,"涨痕纷树发",描绘了水涨潮起,树木被淹没的景象,暗喻词人内心的波澜起伏。"霜落沙洲白",则以白茫茫的沙洲映衬出秋霜的冷寂,烘托出词人孤寂的心境。

最后两句"心事莫惊鸥",词人告诫自己,尽管心中充满愁绪,但不必让这些情绪打扰到鸥鸟的安宁,寓意着词人试图保持内心的平静。"人间千万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愁苦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展现了辛弃疾深沉而内敛的词风,以及他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四)送郑守厚卿赴阙

送君直上金銮殿。情知不久须相见。一日甚三秋。

愁来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

白发少经过。此时愁奈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