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中的第八首。全诗以哀悼和缅怀的深情,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的深切怀念。
首句“穷忆登舟洒泣时”,描绘了诗人回忆起林非斋师师最后一次乘船离别,泪流满面的情景,充满了悲伤与不舍。接着,“戾平斗极岱峰夷”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林非斋师师的离去如同天崩地裂,影响深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蒲牢自见鲸鱼震,璧马非为河伯麾”两句,运用典故,蒲牢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璧马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这两句意在表达林非斋师师的离去如同巨响震惊天地,又如同璧马一般,虽非直接为河伯(水神)指挥,却也彰显了他非凡的影响与地位。
“日月每资豺貁力,卿公遑恤腐僵危”两句,将林非斋师师比作日月,强调他在国家大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在危难时刻仍能挺身而出的敬佩之情。
最后,“凌翻海影残兵哭,剑履芒寒指发髭”两句,通过描绘海浪翻腾、残兵哭泣的场景,以及剑履(官靴)上的寒霜映照着林非斋师师的胡须,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英勇牺牲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林非斋师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