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买得螺江一叶舟,功名如蜡何休休。
我无曳尾乞怜态,早作灰心不仕谋。
已学漆园耕白兆,甘为关令候青牛。
刀圭底事凭谁会,明月清风为点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的心境。开篇“买得螺江一叶舟”描绘出诗人隐逸生活的画面,一叶轻舟象征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状态。“功名如蜡何休休”则是说功名和荣誉就像蜡烛一样,终将熔化,不值得长久追求。
“我无曳尾乞怜态”表明诗人不愿意靠阿谀奉承来获得他人的同情或施舍。“早作灰心不仕谋”则是说诗人早已决定放弃功名利禄的心志,不再为仕途所困。
“已学漆园耕白兆”中的“漆园”指的是古代隐士们常居住的地方,“耕白兆”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甘为关令候青牛”表达了诗人宁愿成为守关的小吏,等待着自己的那头青牛,以此来比喻自己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刀圭底事凭谁会”中的“刀圭”是一种古代权衡器具,这里用来比喻世间的是非曲直难以辨别。“明月清风为点头”则是在说在明月清风中,诗人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功名仕途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生活、不愿意追求功名的坚定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笑曳华裾出禁庭,一声长啸万山青。
归来车马如云拥,扫去簪缨似梦醒。
红码碯杯斟白酒,碧珊瑚枕倚朱屏。
也须趁取些强学,作个唐人五达灵。
日高丈五尚酣眠,心下无愁不管天。
野蔌山肴酬白醑,乾柴净米煮清泉。
不须求仕如藏用,且自烹茶学玉川。
时策短筇松竹下,清閒便是地行仙。
吾师有道貌,山水个中人。
无著故无累,是清还是真。
烟霞供笑咏,泉石瀹精神。
何日分峰隐,诛茅愿卜邻。
曾见先生在九华,朝餐玉乳著琼花。
鹿冠夜戴青城月,鹤氅晨披紫府霞。
偶携剑在人间世,未把琴归仙子家。
一笑相逢松竹里,炷香新话啜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