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一)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

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

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新近占据了原野的这一片土地,本来就没有山可以回去。
荒芜的藤蔓生长叶子很晚,老杏树开花也很稀少。
厨房和住处紧挨着泥制的炉灶,家人刚开始能以薇菜充饥。
兄弟们如今分散各地,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依偎。

注释

新占:新近占据。
原头地:原野的土地。
本无:本来没有。
山可归:山可以回(喻指无处可归)。
荒藤:荒芜的藤蔓。
生叶晚:生长叶子晚。
老杏:老年的杏树。
著花稀:开花稀少。
厨舍:厨房与住处。
近:紧挨着。
泥灶:泥制的炉灶。
家人:家庭成员。
初饱薇:开始能吃饱薇菜(一种野菜,古人常食以充饥)。
弟兄:兄弟们。
今四散:现在分散在各处。
何日:何时。
更相依:再次相聚依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荒凉之地新建家园的景象。开篇“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得已在平坦而偏远的地方寻找新的居所,没有更好的选择。接下来的“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描绘出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藤蔓和老杏树上稀疏的花朵,透露出一种萧瑟与孤寂。

中间两句“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简陋的厨房靠近土炕,家庭成员刚刚吃饱,使用的是最简单的食物薇菜(一种野生蔬菜)。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及其家庭处境的艰难。

末尾两句“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表达了对兄弟分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渴望能够重新团聚在一起的深切愿望。这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新居环境、生活状况以及兄弟分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情感波动和对更好未来的一种渴求。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二)

一家榆柳新,四面远无邻。

人少愁闻病,庄孤幸得贫。

耕牛长愿饱,樵仆每怜勤。

终日忧衣食,何由脱此身。

形式: 古风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三)

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

寂寞思逢客,荒凉喜见花。

访僧求贱药,将马中豪家。

乍得新蔬菜,朝盘忽觉奢。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四)

鸡鸣村舍遥,花发亦萧条。

野竹初生笋,溪田未得苗。

家贫僮仆瘦,春冷菜蔬焦。

甘分长如此,无名在圣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五)

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

邻富鸡常去,庄贫客渐稀。

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

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