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倾国可能胜效国,无劳冥寞更思回。
太真虽是承恩死,祗作飞尘向马嵬。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蠙的《青冢》,是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反思。"倾国"指的是美女能够倾覆一个国家,"可能胜效国"则意味着即便是美色如倾国,也不必苦苦追寻往昔的迷离与寂寞,更无需回首那已逝去的过往。太真公主是唐玄宗宠爱的妃子之一,死后被埋于马嵬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中美好事物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时光无法回头的无奈。
从艺术角度看,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时间流逝与历史事件不可挽回的主题。同时,借助太真公主这一历史人物,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此外,"飞尘"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生命易逝如同风中细尘,而"向马嵬"则具体而形象地指出了历史的悲剧性。整体上,这两句诗不仅是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也是对历史悲剧的一种艺术概括。
不详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月里路从何处上,江边身合几时归。
十年九陌寒风夜,梦扫芦花絮客衣。
日透珠帘见冕旒,六宫争逐百花毬。
回看不觉君王去,已听笙歌在远楼。
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
独倚阑干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
晚学更求来世达,正怀非与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