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述工夫(其十)挽邪》由元代道教学者李道纯所作。全诗以深邃的哲理和道家思想为底蕴,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真谛。
首句“三千六百法旁门”暗示了修道之路的繁复多样,但“执着之人向里昏”则揭示了那些过于执着于外在方法的人往往迷失方向,陷入迷惘。接下来,“每日只徒心有见,何时得悟命归根”表达了单纯追求知识或表面现象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悟道,只有回归本源,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
“聪明特达何须道,智慧精通不足论”这两句进一步强调,高智商或高超技艺并非修行的最终目标,真正的智慧在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领悟。最后,“一切形名声色相,到头都是弄精魂”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世间的一切表象最终都只是心灵的投射,唯有深入内心,才能触及生命的最深处。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引导读者反思修行的本质,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追求,深入内心,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