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述工夫(其十四)》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与宇宙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世间立足与超越世俗的智慧。
首句“身自空来强立名”,开篇即点明个体生命从虚无中诞生,却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强调了名利对人的束缚。接下来,“有名心事便牵萦”进一步阐述了因追求名声而产生的种种烦恼和束缚,心被名利所牵绊,难以自由。
“阴阳消长磨今古,日月升沉运死生。”这两句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历程相联系,指出阴阳的消长、日月的升沉不仅描绘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也象征着生命的起承转合,暗示了生死轮回的自然法则。
“会向时中存一定,便知日午打三更。”这里诗人提出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智慧,认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内心应保持一种恒定的状态,不为外界变化所动摇。日午打三更,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寓意在忙碌与静谧之间找到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
最后,“虽然处世凭师授,出世工夫要自明。”诗人提醒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师长的教诲是必要的,但真正的解脱与超越,需要个人独立思考与实践,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探讨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得平衡,体现了李道纯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