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自然景象。"林高日气薄",展现了林木高耸,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显得光线微弱而柔和。"竹色净如水",运用比喻,形容竹子的颜色清澈透明,如同水面一般平静。"寂历断人声",强调环境的宁静,几乎听不到人的声音,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份静寂。整体上,诗人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园亭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
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
败荷折苇飞鸿下,正忆渔舟泊故溪。
洞府山川百里赊,洞门藤蔓锁烟霞。
神仙不与人间异,弟妹还应共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