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三首(其三)

昏鸦归栖暮天迥,新月娟娟水中影。

秋声索索起桑麻,古道人归烟火静。

公庭吏稀霜树老,药槛雨多幽菊盛。

山家生事饱谙知,野果村醪遣朝暝。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昏乌鸦归巢天空渐显开阔,明亮的新月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
秋风吹过田野,发出瑟瑟声响,桑麻摇曳,古道上的人已归家,炊烟袅袅,一片宁静。
官署庭院内,稀疏的官吏在古老的树下,雨后的药栏旁,菊花盛开显得幽深。
山村人家的生活琐事了如指掌,无论是野生的果子还是乡村自酿的酒,都陪伴度过日夜。

注释

昏鸦:黄昏时分的乌鸦。
迥:开阔,遥远。
新月娟娟:明亮的新月。
水中影: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秋声:秋天的风声。
索索:形容声音细碎。
桑麻:农作物,桑树和麻。
烟火静: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安静。
公庭:官署庭院。
吏稀:官吏稀少。
霜树老:经霜的老树。
幽菊盛:盛开的幽静菊花。
山家:山村人家。
生事:生活琐事。
饱谙知:非常熟悉。
野果村醪:野生果实和乡村自酿的酒。
遣朝暝:度过白天黑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赞美。开头两句,“昏鸦归栖暮天迥,新月娟娟水中影”,通过黑鸦归巢与初升新月在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安谧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秋声索索起桑麻”则捕捉了秋天特有的声音和景象,即使是桑麻的声音也透露出了一种细腻和深远。

“古道人归烟火静”,这句诗描写了黄昏时分,人们沿着古老的小路归家,弥漫的炊烟与微弱的火光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紧接着,“公庭吏稀霜树老”则是对官府庭院中稀疏的霜冻覆盖在古旧树木上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与孤寂。

“药槛雨多幽菊盛”,通过不断降落的雨水滋润了庭院中的药材和菊花,表现出生命力顽强的同时,也带有一丝凄清。最后,“山家生事饱谙知,野果村醪遣朝暝”则是诗人对山中生活充满理解与喜爱,以及通过采集野果和品尝村里的美酒来消磨晨昏的时光。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切情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秋风三首(其二)

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

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风三首(其一)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形式: 古风

秋风谣

秋风起,秋云高。

连山草木如波涛,大江荡潏鱼龙逃。

羲和奔忙日车逸,八柱倾侧恐不牢。

柯山老人掩蓬茅,畏寒理我旧缊袍。

粗餐在盘有浊醪,醉饱高卧从呼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秋兴三首(其三)

寒日在东屋,邻家晚鸡啼。

阑班黄叶地,白日虫鸣悲。

扬扬旧香草,白露彫华姿。

虽悲就摇落,所喜实离离。

幽雅叙衣食,备寒戒先期。

薪刍既收敛,酒醴亦时施。

嗟我无一廛,薄游倦东西。

眷言及农亩,岁晚空咨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