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岭

沮洳栈道湿,惨澹旌竿暮。

经行兹山中,髣髴龙门句。

借问山何名,亦以龙门故。

祝融鞭火虬,正昼纷驰骛。

乾坤一洪炉,何适非窘步。

况兹履嵌岑,豺狼隘前路。

及暮云气阴,霈然洒甘霔。

乃知天地仁,不待苍生诉。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岭的壮丽景色与复杂情感。诗人以“沮洳栈道湿,惨澹旌竿暮”开篇,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栈道湿滑,旌旗在昏暗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悲凉的景象。接着,“经行兹山中,髣髴龙门句”,诗人仿佛在山中漫步,回忆起关于龙门的诗句,暗示着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借问山何名,亦以龙门故。”诗人询问山的名字,是因为它与龙门有关联,进一步强调了山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接下来,“祝融鞭火虬,正昼纷驰骛”,描述了山中炽热的景象,仿佛火焰在飞舞,与白天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

“乾坤一洪炉,何适非窘步。”诗人将山比作巨大的熔炉,万物皆在其内,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的生命状态。最后,“况兹履嵌岑,豺狼隘前路。”诗人面对险峻的山路,以及可能的危险,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挑战。

“及暮云气阴,霈然洒甘霔。”随着夜幕降临,乌云密布,一场甘霖适时降临,滋润了大地,也净化了空气,象征着大自然的恩赐与和谐。最后,“乃知天地仁,不待苍生诉。”诗人感慨天地之间充满了仁慈,不需要人类的哀求就能展现其美好与慷慨,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对生命状态的反思,以及对大自然仁慈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丽阳祠

峭壁出蒙茏,澄溪深漭潒。

碧瓦映朱扉,雕甍灿金榜。

巫觋纷后先,苾芬盛肸蚃。

云此丽阳祠,桂籍夙所掌。

当时逢掖士,祈禬何穰穰。

歘然梦寐通,其应捷影响。

我学非时须,青紫绝妄想。

及兹值艰虞,乾坤倦摇荡。

山行愁虎狼,川游畏夔罔。

故乡隔三秋,烟尘极坱莽。

神兮罔时怨,诃护迄来往。

中夜若有闻,缥渺隘云仗。

及明泛逆溪,祥飙送双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前哀哉行

妾家浙水东,一门十朱轮。

男多止一女,钟爱归妾身。

七岁诵经史,十岁学补纫。

十五事机杼,二十供藻蘋。

不忍嫁张掖,爱我归宁频。

去年边事起,处处惊为燐。

尽室遁空谷,雷雨弥半旬。

狐兔伴我食,虎狼为我邻。

群盗政猖獗,白昼昏埃尘。

惊忧转成疾,抱痛不敢呻。

传闻官军至,草木生欢欣。

岂料反纵暴,舞戈猎生人。

仓皇不得避,驱斥行海滨。

避寇寇幸免,依人人不仁。

哀哉有如此,妾生何不辰。

形式: 古风

后哀哉行

前年强寇至,仓忙避空谷。

我里数百家,及归半鱼肉。

去年南军来,讵意行杀戮。

纵暴与寇等,十家九家哭。

今年迎北军,膜拜卷两足。

死者归涂泥,存者依草木。

惊魂苦未定,乃复遭驱逐。

凄凄廛市间,寒月照逃屋。

乾坤等覆持,圣明均喣育。

而我天降凶,伊谁怨荼毒。

哀哉勿重陈,回首诉力牧。

形式: 古风

秋夜杂兴三首(其一)

客舍坐不寐,隐隐闻秋砧。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

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

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