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四)

欲晓铜瓶下井栏,铿锽金殿发清寒。

似闻人世南风热,日上墙东问几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天快亮时,铜瓶下的井栏边,传来清冷的金属声。
仿佛听见人间的暑热,太阳已经升至东墙,询问还有多少竿高。

注释

欲晓:天快亮的时候。
铜瓶:古代的一种盛水器皿。
井栏:井边的护栏。
铿锽: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
金殿:皇宫中的殿堂,这里指代宫廷。
清寒:清凉寒冷。
南风热:夏季南方的炎热天气。
日上墙东:太阳升起在东墙之上。
问几竿:询问太阳升高了多少竿(古代以竹竿测量太阳高度)。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与生活情趣的诗句。首先,“铜瓶下井栏”和“金殿发清寒”两句,通过对早晨水井取水声响与皇宫清冷气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早晨氛围。接下来的“似闻人世南风热”一句,则是诗人感受到的远方传来的生活热闹和温暖之声,形成与前两句清冷气质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不同空间的氛围差异。最后,“日上墙东问几竿”则是在询问太阳升高到何种程度,以此来衡量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几竿”也许是诗人对时间的一种感性测量,而非精确计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声音、气候和光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史书元祐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

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霜霏碧瓦尚生烟,日泛彤庭已集仙。

霭霭四门多吉士,熙熙万国屡丰年。

高秋爽气明宫殿,元祐和声入管弦。

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其一)

凛凛重瞳日月新,四方惊喜识天人。

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种蟠桃莫计春。

请吏黑山归属国,给扶黄发拜严宸。

紫皇应在红云里,试问清都侍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其二)

风卷云舒合两班,曈曈瑞日映天颜。

观书已获千秋镜,积德长为万岁山。

腊雪未消三务起,壬人不用五兵闲。

相逢父老争相贺,却笑华胥是梦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