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

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

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忽然想起当年在郡南山顶上的情景,那时一同醉酒的欢乐如今又重逢在这时刻。
悠扬的音乐声萦绕耳边,华丽的首饰闪烁着光芒照耀着我身。
山川风景不会随着权贵的离去而改变,快乐应该随着太守的新任而更新。
江山的宾朋好友都依旧,只是宴席上的主角已经换了新人。

注释

忽忆:突然回忆起。
郡南:指郡城南部的山。
昔时:从前,过去的时候。
委曲:婉转,这里指音乐旋律。
金翠:黄金和翠玉,这里代指华丽的装饰。
宫相:指朝廷官员,或此处特指太守。
欢娱:欢乐,娱乐。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可能也是指太守。
江山:江山,自然景色。
宾客:指朋友,宾客们。
皆如旧:都和以前一样。
当筵:在宴席上,指宴会的主角。
换主人:更换了主人,这里指原来的太守离职,新的太守接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念。开篇“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两句,诗人突然想起了过去在郡南山顶上的欢乐时光,那些与朋友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刻,如同今天一般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里的“忽忆”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怀旧之情,而“昔时同醉是今辰”则将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彷彿可以重温当年的美好。

接下来的“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那份欢乐的场景。"笙歌"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而"委曲"则形容声音婀娜多姿,悠扬悦耳。诗人似乎还能听到当时的音乐声,仿佛那些音符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依旧在耳边回响。而“金翠动摇光照身”则可能是指古代贵族或官员所佩戴的玉饰或者其他装饰品在阳光下闪耀的情景,这些装饰品不仅象征着身份和地位,也增添了当时聚会的奢华气氛。

然而,随后的“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两句,却又转向了对现实与过去美好时光差异的感慨。"风景不随宫相去"意味着自然景色是永恒不变的,但人事却有变迁。而“欢娱应逐使君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以新的身份、新的人生阶段,继续体验和寻找那种美好的时光。

最后,“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两句,更深刻地揭示了时间流转中人事的变迁。尽管自然景观“江山”依旧,来往的宾客也似乎没有改变,但诗人的身份和位置却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主人变成了现在的宾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欢乐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中人事变迁时的复杂情感。同时,它也透露出一种希望,即在新的环境和身份下,能够重拾过去的欢乐和美好。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江春望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五日花下作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沈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