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山泉歌和杜韵

此泉门外不可断,日日来过如相依。

小扶藜杖看清浊,老人雨后锄园归。

游人一见讵敢唾,白鹭偶来何忍飞。

耳聋眼暗与世恶,此泉磊落人间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定山泉这一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句“此泉门外不可断”,开篇即点明了定山泉的重要性,仿佛是连接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不可轻易割舍。接着,“日日来过如相依”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泉水以生命,每天都有人前来亲近,如同老友般相伴,流露出诗人对定山泉深厚的情感。

“小扶藜杖看清浊,老人雨后锄园归”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田园生活场景。老人手持藜杖,步履蹒跚地在雨后的园中劳作,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通过“清浊”二字,不仅指水质的清澈或浑浊,更隐喻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人生态度的纯净或复杂。

“游人一见讵敢唾,白鹭偶来何忍飞”两句,通过游人和白鹭的反应,侧面烘托出定山泉的纯净与美好。游人不敢随意破坏这份宁静与美丽,白鹭也不忍心离开这片净土,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爱护。

最后,“耳聋眼暗与世恶,此泉磊落人间稀”两句,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将定山泉视为心灵的避风港。这里的“磊落”不仅形容泉水的清澈,更象征着内心的坦荡与自由,与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定山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石图为许志完作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和王尚文司谏见怀之作奉和一章兼呈司谏(其一)

江山契合胶漆凝,君子小人炭与冰。

两公投分忽京国,一洗世间桃李色。

同心契合真断金,老眼乾坤谁并得。

一公海月照木难,一公天马辞尘鞍。

青天英爽总高兴,白日坐收千古暝。

与人同善真我思,古今四海皆相知。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尚文再和只有梅花知之句甚动野夫寻梅之兴复和一章昶亦奉和请教(其二)

冻云四划天地凝,一口嚼碎万里冰。

借天欲赏梅花国,天许先生无吝色。

白头中坐太极圈,醉点万花归未得。

天心子半知者难,一枝笑撚随归鞍。

乾坤万古有真兴,梦中说梦空痴暝。

定山老我徒尔思,此乐惟许先生知。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寻梅之约已订然不知此中梅易得否李贞伯和章虽有相寻不难之句然亦约莫之言耳故更和一章问尚文土人云昶为贞伯解围遂亦不揣和奉一章然亦不知更为约莫之言否也(其三)

江山雪冷冻欲凝,梅花万壑藏深冰。

数枝何处更江国,淡影无香亦无色。

看花须看花未开,公欲寻梅寻便得。

徒然约莫寻本难,白头烂醉空吟鞍。

李君平生亦清兴,未始归途日空暝。

公才自出人所思,那得李君真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