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

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

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

离骚憭慄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

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

横经高辩一室惊,乍似远人迷广城。

隔河相和独许我,枯蘖亦有条之荣。

廖君不但西南美,谁见今人如是子。

多髯府掾正可谑,蛮语参军宁素喜。

君不见古来皆醉餔糟难,沐浴何须仍振弹。

斲冰无处用兰枻,芙蓉木末安能攀。

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诗中,诗人赞扬了黄子的人格魅力和才华,将他比作屈原和宋玉,暗示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黄子的诗歌情感深沉,如同《离骚》中的忧郁,又如《阳春白雪》般高雅,即使是细微之处也充满力量。诗人提到“隔河相和独许我”,表达了对黄子的欣赏和共鸣,认为他的才情超越常人,连枯木也有生机。

诗人还以幽默的方式提及友人的特点,如多髯府掾的诙谐和蛮语参军的特立独行,同时也借古语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肯定,认为他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清醒,不被世俗所困。最后,诗人以“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收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黄子跨越山水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对比,展现了黄子的独特个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诗人与之的深厚友谊。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楠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形式: 古风

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行乐曾闻戒迟暮,人生波上飞凫聚。

兰亭往事如过雨,山阴脩竹空千古。

陈侯挥翰少年时,三赋声名动人主。

可是高才弃绳矩,自然采绣非针缕。

五十天南把一麾,犹得无襦歌叔度。

邂逅西城筑冶墟,王官继日车连户。

自言春晚洞庭归,日落江南得佳句。

倾盖何妨许如故,执鞭况是平生慕。

但忧笔陈困攻坚,傥许寻盟解围去。

形式: 古风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穷邦无以糊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形式: 古风

春雪监中即事二首(其一)

愁云欲雪纷来族,微霰铮鏦先入竹。

舞空蛱蝶殊未下,迸瓦明珠正相逐。

仆夫无事困薪苏,乌鸟不鸣依室屋。

肺病恶寒望劝酬,桔梗作汤良可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