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授记定庵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追求佛法仙道,深入禅修探究真理,不离开那神秘的根源。
可惜许多人迷失在错误中,常常自我欺骗。
只顾表面,忽视根本,徒然坐破了多个禅垫。
可悲的是,他们还在外部世界寻找答案,连佛陀也会嘲笑他们。
少许人能真正领悟,如果能亲自体验,会感到震惊和清醒。
高尚的定庵先生,应向内心深处探索。
看清事物的本质,摒弃原有的理解,彻底颠覆过去的学习。
洞察到空灵的真谛,如同骷髅破裂,真正的主宰自然远离尘世

注释

玄牝:道教术语,指天地间最原始、最神秘的阴阳之气。
迷谬:迷惑和错误。
□相瞒:隐藏真实的自我,欺骗自己。
蒲团:禅修时所坐的垫子。
瞿昙:对佛陀的尊称。
造化:自然的奥秘或造物主的力量。
定中参:在静定中进行深思参悟。
娘生面目:事物本来的面貌。
学解:学习和理解。
真空透:洞察真空(即无我、无物的境界)。
髑髅:骷髅,象征死亡和空无。
真主:佛教中指真如、实性等核心真理。
离庵:离开世俗的修行场所。

鉴赏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满庭芳·授记定庵》是一首词,表达了对佛教和道教修行的理解与反思。词人首先指出有些人追求佛学或仙道,沉迷于深奥的理论,但往往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只在表面的教义上打转,甚至耗费了大量精力。他以“可怜迷谬”四字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可悲之处。

接着,词人强调真正的悟道在于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追求。他批评那些在外寻求答案的人,认为佛陀(老瞿昙)会嘲笑他们的执着。这里,“些儿真造化”意味着少量的真实领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带来真正的“胆冷心寒”,即去除妄念后的清凉心境。

词人推崇“定庵高士”,鼓励他们在静定中深入参悟,超越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看破娘生面目”的境地,即洞察事物的本质。最后,他以“真空透,髑髅迸破”来形容彻底的觉悟,即从生死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真实的自我,即“真主自离庵”。

总的来说,这首词寓言深刻,通过对比和讽刺,引导人们关注内心修炼,寻求真正的智慧。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赠焦提举

寂寞山居,喧轰市隐,头头总是玄关。

资明高士,须向定中参。

我把活人手段,杀人刀、慢慢教看。

君还悟,只今荐取,超脱不为难。

一言明说破,起初下手,先炼三三。

自玄宫起火,运入昆山。

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

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江城梅花引.为飞伯赋青梅

汉宫娇额倦涂黄。试新妆。立昭阳。

萼绿仙姿,高髻碧罗裳。

翠袖卷纱閒倚竹,暝云合,琼枝荐莫凉。

壁月浮香摇玉浪。拂春帘,莹绮窗。

冰肌夜冷滑无粟,影转斜廊。

冉冉孤鸿,烟水渺三湘。

青鸟不来天也老,断魂梦,清霜静楚江。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春草碧

紫箫吹破黄州月。蔌蔌小梅花、飘香雪。

寂莫花底风鬟,颜色如花命如叶。

千里涴兵尘、凌波袜。心事鉴影鸾孤,筝弦雁绝。

旧时雪堂人、今华发。

断肠金缕新声,杯深不觉琉璃滑。

醉梦绕南云、花上蝶。

形式: 词牌: 番枪子

浣溪沙.河中环胜楼感怀

垂柳阴阴水拍堤。欲穷远目望还迷。

平芜尽处莫天低。

万里中原犹北顾,十年长路却西归。

倚楼怀抱有谁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