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舞

荧荧巨阙。左右凝霜雪。

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唱彻。人尽说。

宝此制无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英武之士在寒冷中舞剑的壮丽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力量与勇气的赞美和追求。开篇“荧荧巨阙”直接勾勒出剑光如霜雪般闪耀的景象,接着“左右凝霜雪”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让人联想到那种不畏严寒、独自对峙天地之间的孤傲与冷艳。

“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这两句表明剑客并非只是为了展示武艺,而是为了在将来某个重要时刻发挥作用。这里,“玉阶”可能象征着权力或高贵的场所,而“掀舞”则充满了即将展开的紧张感和动作美。

“唱彻。人尽说。”这两句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令人称道的效果,仿佛剑客的剑舞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洗礼,让观者忍不住发出了赞叹之声。

最后,“宝此制无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则表达了对这种武艺的珍视,以及它在维护内部纯洁和抵御外来威胁中的重要作用。“宝此制”意味着这门剑法是无价之宝,不容有任何瑕疵。而“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则展示了这种武艺在打击内部奸佞和消灭外部敌人方面的强大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剑舞这一壮观场景,表达了对英勇、正义和力量的崇尚,以及它在社会维护中的不可或缺。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南浦.洞天

一箭舜弦风,向晓来、轻寒初报麦秀。

蝶股歇花须,韶光老,莺声倦闻呼友。

池塘绿暗,数竿粉节天然瘦。

对兹美景,爱清歌妙曲,千钟芳酒。

谁知别是壶中,缭画阁朱栏,烟谷云岫。

三岛十洲东,青霄上,神工幻成岩窦。

瑶台阆苑,翠旌羽葆频相就。

世凡洗断,教乌兔从今,迟迟飞走。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浦.四月八日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歌子.熟水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浓熏沈麝入金瓶。

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

主人襟韵有馀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柘枝舞

□人奉圣□□朝□□□□主□□□□□留伊。

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

□□□□何不罢岁□征舞柘枝。我是柘枝娇女。

□□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

□□头戴凤冠□,□□纤腰束素。

□□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回头却望尘寰去。

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

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

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