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
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
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客在清晨启程时的孤独与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 开篇即以"悲行客"设定情绪,"停桡独未前"则表现出一种等待中的孤单与静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使人仿佛能听到那寒冷的江水声和远处微弱的戍堡炊烟,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 棹桨的声音和鸿雁的叫声都是行客心情的写照,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中无尽孤独的感慨。
"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他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遭遇,而他只能借着对酒的沉思来暂时忘却那些烦恼。
整首诗通过行客的旅途和夜晚独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深情与孤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
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
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
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幕府参戎事,承明伏奏归。
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违。
细雨沾官骑,轻风拂客衣。
还从大夫后,吾党亦光辉。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拭泪无人觉,长谣向壁阴。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