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蔡阳馆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色渐晚马儿快跑,城池荒凉人烟稀少。
听到歌声知是楚地近,投宿旅店忽然有种回家的感觉。
鲁堰田地广阔无边,章陵景色显得有些衰微。
明天就要去朝拜嘉庆,到时候定要穿上老莱子的彩衣。

注释

日暮:傍晚。
疾:快速。
城荒:荒废的城市。
人住稀:人烟稀少。
楚:古代国名,这里指楚地。
投馆:投宿旅馆。
如归:如同回家。
鲁堰:鲁地的堰塘或田地。
田畴:田野。
广:广大。
气色微:景色显得衰败。
明朝:明天。
拜嘉庆:朝拜嘉庆(可能指人名或节日)。
老莱衣:古代儿童穿的彩色衣服,象征年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匆忙赶路,来到一处荒凉的城镇,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淡远之美。诗中“日暮马行疾”表达了时间紧迫和旅途的匆忙,同时也映衬出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急促情绪。“城荒人住稀”则描写了一种人烟稀少,城镇荒凉的情景。

“听歌知近楚”一句,通过耳边传来的歌声,感知到了自己与楚地之间的距离。这里的“歌”不仅是声音,更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联结。“投馆忽如归”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找到暂时栖息之所后的一种归属感。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两句,前者写出了田野辽阔,后者则描绘了一处名为章陵的地点,气氛幽远。这里的“气色微”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表达了诗人对于明日将要谒见尊长(嘉庆可能是地方官员或尊长之名)时,需要穿上庄重的衣服,以示敬意。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年龄增长、身份变化的一种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他对于归属与尊长之礼的重视。这是一首充满了旅行感悟与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

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京留别诸公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