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严子陵祠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颗流星降落在桐江边,傲视风雨不知何时能归还。
只留下清冷的气息充满山谷,草木不因春风吹拂而繁茂。
我来泊船祭奠美酒,对着薜荔荒废的祠堂,山鬼为之哭泣。
乱峰积雪江面寒气逼人,老蜃吹出的云遮天蔽日。
白水仙人身着红袍,功臣们七上八下地争权夺利。
高飞的孤雁难以触及,天地广阔,只容得下渔夫的石矶。
晚年贪婪成罪恶,阿瞒的权柄最终萎缩。
东都的节义为何如此高尚?不过是七尺之地,一根竹竿而已。

注释

谪:贬谪,被贬到。
桐江湄:桐江边,指浙江桐庐江。
傲睨:傲慢地斜视,形容不放在眼里。
薜荔祠:古代祭祀薜荔神的场所。
冥鸿:指高飞的孤雁。
阿瞒:对曹操的蔑称。
七尺之台:指人的生命,比喻短暂。
一竿竹:象征简朴的生活或节俭的道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谒严子陵祠》,以访严子陵祠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客星谪下桐江湄”将严子陵比作贬谪的仙人,寓含其超凡脱俗的形象。接下来的“傲睨烟雨何年归”描绘了严子陵不问世事、归隐山林的决心。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赞美严子陵的遗风余韵,即使在荒芜的环境中,他的精神犹存,不受世俗繁华所动。诗人在此地凭吊,献祭椒醑,表达敬意,“薜荔祠荒泣山鬼”则渲染出祠堂的荒凉和山鬼的哀泣,增添了神秘与哀伤的气氛。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祠堂所在环境的冷峻与严酷,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随后的“白水真人御绛衣”借“白水真人”象征严子陵的仙道身份,而“勋臣四七攀鳞飞”则暗指权贵们的争斗。

最后,诗人感叹“冥鸿遐举不可致”,意指严子陵的高尚品德难以企及,而“天地浩荡容渔矶”则寓言世间仍有容身之处,如渔人之矶。然而,“季年熏貂成党狱”揭示了朝政的腐败,严子陵的节义在现实中显得尤为珍贵。“阿瞒朵鼎终瑟缩”讽刺当权者的胆怯,而“东都节义何为高”则质问为何这种节义在东都(洛阳)已不再被推崇。

整首诗以严子陵祠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环境和历史,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敕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昼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

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

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清音起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径,层岚结琼乳。

径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

形式: 古风

游九锁山.洞霄宫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琼宇。

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

鱼鱼美少年,华裾集斋鼓。

往者修鍊人,飞升接高武。

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

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

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

吾闻郭许俦,卓庵老林莽。

终日对白云,餐松饮石乳。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游九锁山.翠蛟亭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久乃与之忘,一洗耳目垢。

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

神仙亦爱奇,临流并琼玖。

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缅怀玉局翁,不受荒幻诱。

尔来谒空祠,采蘋奠玄酒。

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

逝者固如斯,川上叹鲁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游仙坛

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

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

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

坐中风雅谈,林壑散清响。

凉飙洒我发,白云随我杖。

醉卧松下石,不知海月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