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升平词十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赞颂,以及对岁月静好的珍惜。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充满欢乐、安康的生活场景,岁月悠久而又平和。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不是那锋利的武器,而是像琴瑟般能够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东西,象征着文雅与艺术的追求。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视,希望快乐长久,不愿看到任何不完美,如同嫌弃偶尔出现的阴霾天气。
最后一句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事物的怜悯之情,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情感来抒发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享受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不舍。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
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
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惟书瑞,天台绝见妖。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纩垂。
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