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阳大雪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

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流关前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连鸟儿都无法飞过,行人踪迹全无。
冰封的溪谷使麋鹿死亡,强风吹过田野,桑柘树都被折断。
江淮地区低洼潮湿,与北方不同,这里的冬天并不酷寒,但常常有疾病流行。
老农自述已年逾七十,他只见过三四次这样的大雪。
新太阳的光芒开始温暖大地,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一尺厚的雪下,是深深的泥泞,厚厚的泥浆让麦苗在春天开始茁壮生长。
老农你可能不知道这是皇帝的恩惠,让我来歌唱这首颂扬丰收之年的诗。

注释

清流关:古代关隘名。
飞不度:无法飞越。
冰连溪谷:冰雪覆盖的山谷。
疫疠:瘟疫。
新阳:初升的太阳。
丰年诗:赞美丰收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永阳地区一场大雪后的景象。诗人欧阳修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清流关前积雪之厚,连鸟都无法飞过,人迹罕至,溪谷冰封,动物死亡,田野上的桑柘也被风吹折。他进一步指出,江淮之地气候湿润,与北方不同,即使不严寒也会有疾病流行。老农自述七十高龄,却仅见过三四次这样的大雪。然而,随着新阳升起,阳光照耀,微风带来一丝暖意,积雪融化,为麦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丰年的期待,并暗示了自然之力与皇恩的关联,提醒人们欣赏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景象。整首诗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甘露寺

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攲莲白日迟。

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

危栏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白发丧女师作

吾年未四十,三断哭子肠。

一割痛莫忍,屡痛谁能当。

割肠痛连心,心碎骨亦伤。

出我心骨血,洒为清泪行。

泪多血已竭,毛肤冷无光。

自然须与鬓,未老先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兔

天冥冥,云濛濛,白兔捣药姮娥宫。

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滁山千万重。

滁泉清甘泻大壑,滁草软翠摇轻风。

渴饮泉,困栖草,滁人遇之丰山道。

网罗百计偶得之,千里持为翰林宝。

翰林酬酢委金璧,珠箔花笼玉为食。

朝随孔翠伴,暮缀鸾皇翼。

主人邀客醉笼下,京洛风埃不沾席。

群诗名貌极豪纵,尔兔有意果谁识。

天资洁白已为累,物性拘囚尽无益。

上林荣落几时休,回首峰峦断消息。

形式: 古风

石篆诗

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

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

我疑此字非笔画,又疑人力非能为。

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

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于苍崖。

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

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

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