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其二)黄钟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翻译

一个狭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浓。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艰难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但是两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门外的花柳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艰难的飞行。
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眼前这无忧的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

注释

漠漠:迷蒙广远的样子。
轻丝:细雨。
柳泣花啼:细雨绵绵不断,雨水流下柳花,犹如哭泣落泪。
九街泥重:街巷泥泞不堪。
九街:九陌、九衢,指京师街巷。
燕飞迟: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湿了,飞行艰难。
金屋:华丽的屋子。
冲雨:冒雨。
幽恨:藏在心底的愁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景象,"朝云漠漠散轻丝",云雾轻薄如丝,弥漫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楼阁淡春姿",楼台亭阁在淡淡的春光中显得静谧而雅致。接下来的"柳泣花啼"运用拟人手法,写柳树似乎在哭泣,花朵仿佛在低声哀鸣,生动展现了春雨后的湿润和凄清。

"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情景,街道上泥泞难行,连燕子都飞得缓慢,暗示了环境的湿冷和人们行动的不便。词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春雨过后城市的画面。

下片转向回忆,"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与前文的阴雨天气形成对比,阳光明媚,春色盎然,但词人心中的情感并未因此而改变。"不似当时"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更是点出了词人与某人共度的雨中情事,那份深深的情感只有他们两人知晓,如今只剩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色,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落之情。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其一)黄钟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商调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忆旧游.越调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无闷.冬

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更听得、悲鸣雁度空阔。

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洞户悄,时见香消翠楼,兽煤红爇。凄切。

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又还是、离亭楚梅堪折。

暗想莺时似梦,梦里又却是,似莺时节。

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谭风月。

形式: 词牌: 无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