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一)

宿酲苏,春梦醒,沈水冷金鸭。

落尽桃花,无人扫红雪。

渐催煮酒园林,单衣庭院,春又到、断肠时节。

恨离别。长忆人立荼蘼,珠帘卷香月。

几度黄昏,琼枝为谁折。

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宿醉方醒,春梦已消散,沉香炉中的香烟冷却,金鸭形的香炉也显得冷清。
桃花已落尽,无人收拾那如红雪般的花瓣。
春天的脚步逐渐加快,园林中开始煮酒,单衣的人在庭院中感受着春回大地,却又到了令人伤感的离别季节。
满怀离愁,常常想起那人站在荼蘼花下,卷起珠帘欣赏月色的场景。
经历了多少黄昏,那洁白如玉的琼枝为谁而折断?
满含千里之外的思念和十年来的幽深梦境,都寄托在这声杜鹃鸟的啼叫之中。

注释

宿酲:宿醉未消。
沈水: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金鸭:金质的鸭形香炉。
红雪:形容落花如雪,颜色鲜艳。
荼蘼:春季开花植物,花期较长,常象征衰败。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古代室内装饰。
啼鴂: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人哀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的寂寞与哀愁。诗人苏醒后,心中仍旧沉浸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之中。那“沈水冷金鸭”给人的感觉是清冷而孤独,而“落尽桃花,无人扫红雪”则更增添了一份凄凉。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诗人眼里,却是断肠时节,充满了离别之苦。

诗中“渐催煮酒园林,单衣庭院”透露出一种迫近而来的急促感,仿佛时间在不断地逼迫着人们,而诗人的心境却依旧停留在过去的美好记忆里。那种“长忆人立荼蘼,珠帘卷香月”的情愫,让人感到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刻怀念。

接下来的“几度黄昏,琼枝为谁折”则是诗人在问自己,为何还要在黄昏落幕时分心思去折取那些美丽而脆弱的花朵。这些花朵,是否也象征着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最后,“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对远方所承诺的心意,以及那十年的隐秘梦想,全数托付给那啼鸣的鸟儿。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也是一种对未来渺茫希望的无声哀求。

收录诗词(7)

汤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二)中秋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倦寻芳

饧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风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

烟湿浓堆杨柳色,昼长闲坠梨花片。

悄帘栊,听幽禽对语,分明如剪。

记旧日、西湖行乐,载酒寻春,十里尘软。

背后腰肢,彷佛画图曾见。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

但如今,病厌厌、海棠池馆。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陆君实挽诗(其一)

七日阴霾事可知,楼船鱼贯果谁为。

人心自感兴元诏,天意难同建武时。

黄屋朔风那有济,角巾东路觉无期。

公为万古纲常计,儿女扳船不暇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陆君实挽诗(其二)

间关海岛岂谋身,婴臼存心力不能。

天上龙章空结梦,人閒鱼腹了中兴。

英雄一死从君父,忠义遗编托友朋。

万里楚魂招不得,诗成惟有泪沾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