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湘江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雨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两句,通过重复使用“恓惶”、“憔悴”等字眼,形象地表达了旅人的落寞与哀愁之情。诗人以“五岭”指代南方的险峻山脉,以“三湘”暗示自己所处的湖南地区,这种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增添了一份遥远的乡愁。

接下来的“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一句,将季节与景物结合起来。秋天的细雨不仅加深了旅人的凄凉之感,而且因雨而使得以目及衡山,这种视觉上的突破,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共鸣。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身处南方的旅途中,诗人却将心思留在北方的故乡,这种身体与心灵的分离,更显出对家乡的深沉思念。

最后,“唯馀望乡泪, 更染竹成斑”一句,以泪水比喻诗人的乡愁,将其渲染于竹叶之上,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也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自然美。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地理指涉,构建出一幅旅途中怀乡图景,其情真意切,令人读之仿佛能感同身受。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一)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二)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

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

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三)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綵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渡吴江别王长史

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

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

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

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