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古诗词大全

三骏图

王孙画马师韩干,此疋权奇见应罕。

疑是长杨较獦回,五老满身流赭汗。

近时作者任月山,真迹往往传人间。

骊黄青骢凡二疋,苑内呈来初卸鞍。

吁嗟三骏非凡质,当时曾荷孙阳识。

自入天闲沐主恩,煌煌天驷联奎壁。

形式: 古风

董原春江游览图为主事顾谦作

北苑笔意妙入神,写出一段江南春。

山如螺黛青隐隐,水似鸭绿光粼粼。

中流泛舟者何人,綵旗皂盖来缤纷。

林边游骑复杂沓,小桥曲涧通江津。

东风淡荡吹芳尘,荷亭草阁明朝暾。

柳垂青琐散金缕,花落苍苔成锦裀。

人生行乐须及辰,况值二月韶华新。

主宾相忘意欢洽,祇恐江头天色昏。

亦有农家住山麓,夫妇日夕勤耕耘。

豳风之诗久不作,孰识当年民俗淳。

形式: 古风

拱秀堂为李安御史作

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

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形式: 古风

崔白鹅为驸马赵公题

羽毛䬏飔双掌赤,磊落奇姿骋雄特。

兴庆池中得隽归,欢声已遍长安陌。

斗罢梳翎向大堤,雪花消处净无泥。

此时风格谁能写,喜有濠梁崔子西。

形式: 古风

永思堂为钱孟常赋

武肃裔孙纯孝士,痛慕双亲形梦寐。

高堂华扁名永思,铁画银钩日星丽。

双亲谢世今几年,先茔宰木栖寒烟。

天台世系从来盛,序伦堂基犹俨然。

亲容寥寥无复睹,日夜哀思泪如雨。

蓼莪忍诵重衋伤,风木才闻转酸楚。

光阴迅速不可追,萱花已谢椿枝摧。

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我闻孝诚天所佑,况尔高门先德厚。

传家诗礼喜能存,子子孙孙宜自懋。

形式: 古风

玉树鹡鸰图为姚民泰赋

玉树娟娟雪初霁,琅玕石上苔花碎。

何处飞来双鹡鸰,相顾和鸣有深意。

闻说姚生好弟兄,不学田家分紫荆。

埙篪声里蔼和气,终日披图看鹡鸰。

形式: 古风

子昂兰竹图为莫知观赋

拾翠羽兮湘岸,纫幽佩兮江干。

灵雨滋兮苔石,光风转兮崇兰。

望美人兮延伫,倚修篁兮永叹。

怅王孙兮不返,悼流光兮岁阑。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

山水图为敦生作

滁阳山川素云美,烟树云峦望中起。

雨馀东渡涌波澜,日出丰亭炫青紫。

醒心丰乐久已废,一片寒芜见遗址。

天宁古刹竟何在,紫薇寒泉尚清泚。

我昔承恩来作郡,弹指光阴垂二纪。

琅琊寺里惯题诗,清流关前曾驻履。

况逢时清公事简,俗厚民安称治理。

转官银台又五秋,每忆旧游如梦里。

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

挥毫赋就意无穷,极目滁山馀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孟尝君墓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形式: 古风

吕梁洪

吕梁天下险,巫峡可并称。

伊昔黄河与清泗,合为一水通郡城。

才出百丈洪,荡潏无时停。

旋涡回洑几十里,古潭渟滀秋泓澄。

两山夹其中,乱石高峥嵘。

不知何年鬼斧凿,中流峎崿无由平。

狂澜泻长谼,奔迸犹建瓴。

珠跳霏霏洒冬雪,震响隐隐疑雷霆。

奔流不可遏,势欲穷沧溟。

乃知此水神莫测,终日常带鱼龙腥。

昨从北京回,扁舟弄清泠。

兹晨偶经此,快我览古情。

举杯酹青山,放歌濯尘缨。

缅思尉迟公,修理费经营。

摩挲赵子碑,感慨岁月更。

矧今天子圣,德化溢八纮。

雨旸喜时若,海岳俱效灵。

龙门三峡已安妥,近岁又报黄河清。

吕梁虽云险,孰怀履险惊。

何当磨崖颂圣德,上与日月同光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