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
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
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
于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
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
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
上人此庵憩瓶锡,终日宴坐常湛然。
散一为千弥六虚,摄千归一不盈寸。
我知上人环堵中,能广能狭能方圆。
空诸所有何必然,作是见者名邪见。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多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
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
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于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
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
陶令遗世情,尚馀爱菊念。
菊亦有可爱,爱之苦不厌。
我观傲霜枝,真金赴烈焰。
道韵轻园绮,孤标敌针奄。
配以靖节名,万古不为忝。
况兹中央色,独许此君占。
凝然端正姿,不受红紫艳。
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
璀璨归来辞,斯言了无玷。
偶亦爱此花,秋来朝暮餍。
富贵两浮云,天地一旅店。
是中论饥饱,本自无赢欠。
便拟学渊明,奈此才不赡。
菊资三径荒,酒须十分滟。
待读悠然句,乃无雍彻僭。
但论广文诗,疟愈不须砭。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