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古诗词大全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六)

有朋有朋多穷交,平生风谊如同胞。

扬云拓落众所弃,数子不敢轻相嘲。

此日飘零勿复道,与君矢志甘衡茅。

呜呼六歌兮歌且缓,伐木声残肠欲断。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七)

扰攘烽烟何太急,四海纷纷飞羽檄。

但见纵横戎马多,何处哀鸣鸿雁集。

书生徒抱杞人忧,中宵起舞空悲泣。

呜呼七歌兮歌已终,黄昏旷野凄寒风。

形式: 古风

彭城行

彭城半绕黄河水,楚宫岁久生荆杞。

杀气清秋暗战场,愁云白日低残垒。

楚汉当年几战争,喑哑叱咤悲风生。

楚兵一夕尽归汉,帐前健儿皆楚声。

乌骓不逝虞姬死,垓下歌声成变徵。

百二关河属汉家,八千子弟徒为尔。

霸图百战总成灰,吊古还劳过客哀。

千载沐猴成一笑,年深戏马留空台。

黄河日夜东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兔。

世事兴亡一瞬间,英雄枯骨馀丘墓。

休将楚汉论雌雄,此地曾闻唱大风。

试向咸阳城上望,离离衰草满新丰。

形式: 古风

黄节妇复明歌

黄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泪洒黄泉,泪枯双目瞽。

母目瞽,儿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诚良可哀,一朝忽尔双眸开。

母目开,父目瞑,老泪依然滴孤枕。

形式: 古风

分得九疑山送屠田叔守辰州

楚都山水称奇险,突出高峰青九点。

天外巫黔路渺漫,峰阴溪涧流深浅。

峰峰相间色参差,无数青螺镜里窥。

变幻烟霞看莫辨,满天云雨望堪疑。

重华当日巡南服,驻跸苍梧穷地轴。

一夕龙髯上鼎湖,数声鸾吹传空谷。

鸾吹龙髯去不还,湘江帝子惨朱颜。

愁眉久锁锋前黛,血泪长留竹上斑。

山色含颦望巡狩,时时似听箫韶奏。

飞瀑寒流到处奇,丹崖朱洞天然秀。

潇湘烟月洞庭云,远岫联绵一带分。

鹧鸪夜叫黄陵庙,狐兔秋悲虞帝坟。

古迹荒凉不堪语,果有啼烟兼啸雨。

使君剖竹向荆门,正近潇湘洞庭浦。

有时行部拥双旌,定吊娥皇与女英。

风前好荐琼芳把,月下如闻环佩声。

九疑峰影何重叠,峰下褰帷劳应接。

怀古宁辞驻一麾,搜奇不惜停双屐。

摇摇桂棹楚江濆,袅袅秋风木叶闻。

遗我不须搴杜若,骚成只待寄湘君。

形式: 古风

题盛行之画梅卷

盛君画梅太奇绝,老干如龙更如铁。

笔底幽魂冷不彻,满纸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图身欲僵,一堂坐客皆闻香。

就中先辈多评章,佳者长沙之李华亭张。

当时此物果谁有,杨公成玉扬州守。

公也珍之若琼玖,自谓此图传不朽。

子孙弃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峡水林君偶得之,不惟爱梅兼爱诗。

犹记当初兵火时,居民鼠窜家流离。

书籍图画焚无遗,此图藏之高树枝。

倭奴虽黠那能知,淫雨沾湿寒风吹。

鬼神呵护无损亏,吁嗟此图亦已奇。

付与妙手重装池,千秋万岁无离披,千秋万岁无离披。

形式: 古风

题薛晦叔小像

谁将缣素开生面,神骨如冰目如电。

童乌文藻自堪誇,洗马风流今再见。

画史挥毫未入神,十分才得几分真。

有时鹤氅行微雪,人比丹青更出尘。

形式: 古风

题陈仕卿蕉雨亭

虚亭四面芭蕉绿,疏雨潇潇听断续。

几点啼残屋上鸠,数声滴破隍中鹿。

洗尽红尘翠色寒,美人含泪倚朱阑。

题诗好趁初晴后,醉墨淋漓湿未乾。

形式: 古风

题朱竹

根如赭虬髯,叶如丹凤尾。

有时截作钓鳌竿,珊瑚乱拂桃花水。

有时掷杖化为龙,白日青天赤鳞起。

能将红雾变苍烟,产在朱明几洞天。

须臾绛节生彤管,只向松间滴露研。

形式: 古风

陈伯孺兄弟水明楼春宵听雨歌

我家有斋名绿玉,斋前种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楼,半亩方塘山影流。

君频访我鳌山麓,我每寻君溪水曲。

与君来往十年馀,到此楼中几回宿。

今春买棹来相寻,峡江风起波涛深。

楼中宾主黯相对,四山阴翳生淫霖。

檐前坐听声声雨,聊把琴书供笑语。

烛尽犹然兴未阑,诗成自觉心相许。

潇潇风雨莫深愁,百尺楼中且暂留。

凭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当卧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