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古诗词大全

送闵寿卿隐武夷

世人游武夷,往往思卜宅。

一出清溪谢白云,山灵无计留双屐。

始信人间事可哀,幔亭佳宴不重开。

浮生只爱红尘老,人世难逃白发催。

怜君弃家经几载,服食还丹颜未改。

已识仙都注有名,尚疑遗蜕函犹在。

自入闽天誓不还,因缘合在武夷山。

独携一杖千峰里,閒放孤舟九曲间。

此山元是神仙窟,接笋天游双崒嵂。

玉女妆残峰顶霞,金鸡叫落滩头月。

君今筑室此中居,永绝尘缘与世疏。

回视形骸同粪土,能将神气返空虚。

我也行年三十几,半生踪迹多城市。

入药空烧九转红,著书枉识关门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身期伴赤松游。

何时重预曾孙宴,同醉仙人十二楼。

形式: 古风

送俞本之山人还金昌

满径黄花桑落酒,送客关门折衰柳。

涉世空怀失路悲,干时自乏谭天口。

片刺侯门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穷。

半年逆旅貂裘敝,一剑飘然马首东。

劝君休下杨朱泪,客里秋风易憔悴。

伏枕愁为越国吟,吹箫归向吴门醉。

此日诸侯厌布衣,可怜穷达世情非。

君归莫叹行装薄,多少空囊人未归。

形式: 古风

忆昔行题友人小像

少年携手同行乐,我甫胜冠君总角。

岁月悠悠去不还,眼前风景犹如昨。

此日看君新画图,神情虽是颜容殊。

所嗟童稚尚如此,莫怪故人成老夫。

我也半生甘落魄,君亦胡为恋丘壑。

高举犹怀鸿鹄心,待时且作龙蛇屈。

旧事经今二十秋,披图空感昔时游。

与君相见且饮酒,莫遣青铜催白头。

形式: 古风

都门送吴允兆还吴兴

燕山三月杨柳新,别酒一杯送故人。

故人仗剑意慷慨,仰天大笑辞平津。

我唱骊驹君驻马,送君半是穷交者。

暮角凄凉起驿楼,春云惨淡生原野。

酒阑歌罢马频嘶,千里征途望霅溪。

独有王孙归未得,天涯空叹草萋萋。

形式: 古风

出都门答别邓汝高员外

十年三上长安道,阙下献书俱不报。

拂袖还山别故人,风尘满目伤怀抱。

长安裘马多轻肥,先达何人怜布衣。

惟君慷慨念贫贱,交情如此今人稀。

凄凉旧事那堪数,半榻孤灯寒夜雨。

载酒曾同醉锦溪,看山犹记眠芳墅。

转盼光阴十载馀,怜余踪迹仍樵渔。

空文何以干明主,儒术由来生计疏。

余也今年三十几,依然落魄归田里。

白首何妨老故园,红尘从此辞燕市。

拔剑哀歌日易昏,垂杨未折已销魂。

人生离别足感叹,穷达悠悠何必论。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一)

吾生本是疏狂客,几回落魄长安陌。

弃置应惭骨相屯,壮年自失干时策。

日驱羸马口微吟,仰天大笑乾坤窄。

呜呼一歌兮歌慨慷,燕山六月飞严霜。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二)

归舟归舟黄河曲,挥汗如浆苦炎燠。

水浅舟胶不得行,逢人耻作穷途哭。

高堂慈母念子深,倚闾此际枯愁目。

呜呼二歌兮歌惨切,仗剑指天天为裂。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三)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饥。

燕闽相去道路远,别来一载音书稀。

知汝日夜望我归,梦魂常绕天涯飞。

呜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领征衣泪痕满。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四)

有姊已老有妹贫,平生惟此骨肉亲。

知余流落兼苦辛,家庭怅望应伤神。

廿年踪迹半道路,平生壮志成灰尘。

呜呼四歌兮歌转涩,猿狖声哀山鬼泣。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五)

老妻半世空糟糠,少妇席未煖君床。

男年十五女七岁,去年别我俱恓惶。

丈夫成名既不早,胡然久居天一方。

呜呼五歌兮歌愈急,朱颜灯下流黄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