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
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
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形式: 古风
译注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译注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
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
义不能胜利,自然多忿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译注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形式: 七言律诗
译注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译注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
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
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
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形式: 古风
译注
古今情一也,能处又何难。
识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艰。
多疑亏任用,轻信失防闲。
尧舜其犹病,何尝无大奸。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