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古诗词大全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形式:

文忠烈治装帖赞

德威堂中有汉相,衮绣昼扶灵寿杖。

庞眉鲐背犹克壮,手展炎图开治象。

虹蜺椽笔光万丈,落纸珠玑争献状。

凛然手泽端可仰,三复崧高慰瞻想。

形式:

火云

清晨洗月露,云色已如血。

惟忧农亩枯,敢叹征途热。

濒湖十万户,旦旦望霓切。

龙骨夹岸鸣,尽暮不暇歇。

祇今牛犁地,已作龟兆裂。

平湖三十里,泱漭几尽竭。

矧此一线渠,而不比涸辙。

天阍高莫叫,岁事渐无说。

如予方怀章,何以救馀孑。

回首望尧云,凭风哀涕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

态腾踔而多疏,意轩昂而多趣。

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

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

顾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

吁。

形式:

王导怀感帖赞

王门之书祖始兴,他帖阁本皆洞精。

独馀此帖难强名,妙处顿使俗眼惊。

唐人硬黄昔流声,纸古墨暗如晨星。

儿曹缄口勿浪评,更看羲献森阶庭。

形式:

长门怨

惊风不成雨,行云去无踪。

妾生三十年,著籍长门宫。

宫车辘辘春雷晓,明星初荧绿云扰。

增成丙舍争迎銮,惟有长门闭花鸟。

黄门开玉匙,画史图蛾眉。

金铺振琼钥,玉秀生铜池。

朝阳才回金屋在,转盼不堪人事改。

入宫已作郑袖啼,出塞那知延寿卖。

花残鸟语频,长门春复春。

花鸟易惊老,况复门内人。

东风动地夜来恶,万翠千红绕帘幕。

当熊自有匪石心,肯顾班姬秋扇薄。

长门勿轻怨,视此箧中扇。

白华兮绿衣,自古兮有之。

形式: 乐府曲辞

发排湾过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马当

山小孤,矶彭郎,中纳百谷吞三江。

江流澎湃不可当,势比折木倾银潢。

渴龙一支走马当,宛然天骥初腾骧,回缰矗立江中央。

西从岷峨暨睢漳,南派五湖通三湘。

后先奔走争回翔,前驱怒气轩且昂,倏然过此意消洋。

俨然天子朝明堂,坐受万国来氐羌。

五瑞咸辑圭与璋,拜舞轩陛心俱降。

我闻乾坤融结盘古开混茫,流峙异势分舆方。

巍巍神禹治水平怀襄,底乂一意先荆扬。

此山绿字元弗详,脱略丘垤登毫芒。

后人考古徒缣缃,未睹此石天经地纪之维纲。

君不见古马当,今马当,记牒虽漏处有常。

上焉柱天植极扶三光,下焉立地作镇安八荒。

磅礴杳霭排穹苍,削平澒洞压鸿厖。

万荧棋布高盖张,百灵臣伏绝影藏。

坐使四海顺流中古无滥觞,噫哦伟特那可量。

我欲用世取所长,便当提作朱亥神椎椎獝狂。

北绝大漠枭名王。

何空更度金浮梁,一拯垫溺跻康庄。

连山叠阜化囷仓,尽饱万姓饥火肠。

持此报上歌如冈,遍开寿域同畛疆。

自今永永三十六万岁,淳古比九皇。

山岧岧兮江汤汤。

形式: 古风

右军安问帖赞

唐人善书者,晨夕临鹅池。

生平安问帖,千古乃见之。

萧斋今为谁,米姓犹可窥。

摹笔得活法,一卷当得师。

形式: 押[支]韵

右军尚书帖赞

宣和御府皆法书,珍藏直及钟王初。

徒缘绢素少晋储,著定聊复称唐摹。

气全神王断裂馀,更有数体同官奴。

百年风尘阅穹庐,回首六阁怀东都。

形式:

右军复尅二书帖赞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