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鹏举之西台掾

掾曹骑马赴西台,迢递关河几日回。

秋草自随人去远,夕阳长共雁飞来。

乱云荒驿迷秦树,落叶残碑有汉苔。

最忆年年寒食节,华筵谁向曲江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下属官员骑马前往西台,遥远的路途何时能返回。
秋草随着人的离去渐行渐远,夕阳常伴大雁飞回天边。
纷乱的云雾笼罩荒废的驿站,秦地的树木已难辨认,古老的石碑上爬满了汉朝的青苔。
最怀念每年的寒食节,那时谁还会在曲江设下华美的宴席。

注释

掾曹:古代官府中低级官员。
迢递:遥远的样子。
关河:山川河流,这里指长途旅行的路途。
迷:迷失。
秦树:秦地的树木,泛指远方的树木。
汉苔:汉代的青苔,表示历史的痕迹。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两天,禁烟火以纪念介之推。
华筵:盛大的宴席。

鉴赏

这首元代李裕的《送赵鹏举之西台掾》描绘了友人赵鹏举骑马前往遥远的西台任职的情景。首句“掾曹骑马赴西台”直接点题,形象地展示了出行的场景。接着,“迢递关河几日回”暗示了路途的艰辛和归期未定。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抒发离别之情,“秋草自随人去远”以秋草的绵延不断象征友人的行程,而“夕阳长共雁飞来”则寓言友人与夕阳、大雁相伴,流露出对他的牵挂。接下来,“乱云荒驿迷秦树,落叶残碑有汉苔”描绘了沿途荒凉的景色,暗示历史的沧桑,也寄寓了对友人前路的忧虑。

最后,诗人以“最忆年年寒食节,华筵谁向曲江开”收束,表达了对每年寒食节不能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人在远方能否享受曲江盛宴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送别的深情与对友人的祝福。

收录诗词(35)

李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字:公饶
  • 籍贯:元婺州东阳
  • 生卒年:1294—133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示众无分彼此

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

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

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辐辏,宿疾普消除。

屋舍既坚固,始可立丹炉。炼还丹,全太极,采玄珠。

的端消息,采将坎有补离无。

若也不贪不爱,直下离声离色,神气总归虚。

了达一切相,赤子出神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言性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

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

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

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

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

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

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言道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诚能参透,洗心涤虑密归藏。

意与身心不动,精与气神交合,天理自然彰。

三善备于我,翻笑炼玄黄。性圆融,心豁达,德辉光。

牛郎织女,一时会合到天潢。

勘破乘槎伎俩,密契浴沂消息,游泳有无乡。

日用别无事,读易对三皇。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显性理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

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

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圆陀陀,光烁烁,现堂堂。

无余无欠,通身无象合真常。

只这而今默识,便是当年弥勒,直下要承当。

开放顶门眼,遍界不能藏。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