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一)

打破鸿濛窍,都无佛与仙。

既非心外妙,不是口头禅。

尽日优游过,通宵自在眠。

委身潜绝境,万事付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自得(其一)》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首句“打破鸿濛窍”,以“鸿濛”象征宇宙混沌之初的状态,诗人通过“打破”这一动作,表达了对传统束缚与外界规则的超越,寻求心灵深处的自由与真理。接下来的“都无佛与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宗教偶像的超越,认为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并非依赖于外在的神灵或修行者,而是内在的觉醒与理解。

“既非心外妙,不是口头禅”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知识与信仰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外在的奇迹或口头的教条,而是在于内心的体验与真实的实践。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内观”的重要性,即通过自我反省与内心探索来获得真知。

“尽日优游过,通宵自在眠”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自由地享受生活,体现了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委身潜绝境,万事付之天”表达了诗人愿意远离尘嚣,投身于自然之中,将一切事务交给命运安排,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李道纯对于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自得(其二)

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

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得(其三)

得造无为妙,终朝不出门。

机缘全绝断,天理自然存。

日用天行健,平常地势坤。

警提门弟子,复命与归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自得(其四)

打透都关锁,天然会大同。

龟毛元自绿,鹤顶本来红。

可道非常道,行功是外功。

些儿真造化,恍惚窈冥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得(其五)

自得身心定,凝神固气精。

身闲超有漏,心寂证无生。

乌兔从来去,乾坤任变更。

廓然无所碍,独露大光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