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得(其二)》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家思想。诗中以“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开篇,点明了世事无常,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虚幻的深刻洞察。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进一步阐述了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应当放下执着,不为外物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倡,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则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追求真正的快乐与真理。这种生活态度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与和谐。
最后,“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通过引用《周易》的精髓,提醒世人要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警醒并引导人们走向正道。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对社会有所贡献,启发更多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