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心镜》由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以炼丹术的比喻来阐述其对修行和悟道的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旨在揭示心灵与宇宙的内在联系。
“采将乾矿入坤炉”,开篇即以炼丹术中的关键步骤——将乾(阳)物质引入坤(阴)容器中,隐喻修行者在内心深处寻找并融合阴阳两极,以达到心灵的平衡与和谐。
“六合虚空作一模”,六合指天地四方,虚空则代表无边无际的宇宙。此句意为宇宙万物皆遵循同一法则,修行者应从宏观视角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领悟普遍真理。
“法相就时圆烁烁,水银磨处莹如如”,“法相”指修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或体验,“就时”意味着适时而行。此句描绘了修行者通过内观与实践,逐渐明悟宇宙真理,心灵如同水银经过磨砺后般明亮纯净。
“放光周遍三千界,收敛归藏一黍珠”,“三千界”泛指宇宙间的一切,此处形容修行者的智慧光芒普照万物。而“收敛归藏一黍珠”则形象地表达了在广泛放光之后,最终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纯粹,如同一颗微小却蕴含无限力量的珍珠。
“举起分明全体现,更须打破合元枢”,“举起”意味着觉醒与显现,修行者通过内观与实践,清晰地认识到自我与宇宙的本质。然而,真正的修行之路并未结束,还需进一步打破固有的认知框架,超越表象,触及宇宙的根本规律,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与升华。
整体而言,《心镜》以炼丹术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道家哲学思想,引导读者探索心灵与宇宙的深层联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