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翁学录韵

密意参同白玉蟾,元来穷理便通仙。

未明太极生三五,徒涉蓬莱路八千。

释氏家风凭祖印,羲皇道统必心传。

青天独露瑶台月,普印千潭一样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密意参同白玉蟾”开篇,巧妙地将修炼之道与仙道相联,隐喻深入探究宇宙真理之深意。接着,“元来穷理便通仙”,点明了通过彻底理解宇宙真理即可达到通达仙道的境界。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未明太极生三五,徒涉蓬莱路八千。”这里以“太极”象征宇宙本源,以“三五”代表宇宙的基本构成,以“蓬莱路”比喻追求仙道的艰难旅程,表达了对单纯追求外在修行路径的质疑。

接下来,“释氏家风凭祖印,羲皇道统必心传”,诗人转向佛教与儒家思想,强调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理解与传承,而非表面的形式或外在的仪式。最后,“青天独露瑶台月,普印千潭一样圆”,以自然景象作比,青天中的明月照亮了瑶台,象征着真理的普遍性与统一性,而“千潭一样圆”则寓意着无论何处,真理之光都能照耀,普照万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深层含义,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真理的普遍性和一致性。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赠邓一蟾

禅宗理学与全真,教立三门接后人。

释氏蕴空须见性,儒流格物必存诚。

丹台留得星星火,灵府销镕种种尘。

会得万殊归一致,熙台内外总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自得(其一)

打破鸿濛窍,都无佛与仙。

既非心外妙,不是口头禅。

尽日优游过,通宵自在眠。

委身潜绝境,万事付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得(其二)

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

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得(其三)

得造无为妙,终朝不出门。

机缘全绝断,天理自然存。

日用天行健,平常地势坤。

警提门弟子,复命与归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