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一)申屠蟠

子龙尚节,抗论生枯。博经举贽,殡友浮河。

榜标初炽,独叹坑虞。巢依梁砀,得以安歌。

形式: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三十九)孟子

圣远道塞,异端并兴。岩岩子舆,三圣是承。

命世大才,平治之具。用宁齐安,三代可致。

形式:

常思惟大士赞(其七)

声亦观,色亦观。空劫后,空劫前。

风动尘起,山深水寒。

形式:

双林善慧大士录赞

弥勒栖神兜率天,下生此土犹久远。

化身无数在世间,善慧大士乃其一。

于中深秘菩萨行,而外示现凡夫相。

佃猎渔捕悉与同,娶妻生子亦复尔。

忽然照水知宿因,本来神智皆具足。

双林净土坐道场,说法度脱无量众。

为欲化导群生故,六度四心为依止。

田园庐舍诸器用,奴婢妻子亦弃捐。

而以营修大法会,盖行布施摄悭贪。

强夫暴客与魔民,豪夺追逐共诬谤。

更以软语安慰之,盖行忍辱摄瞋恚。

精进摄诸懈怠者,昼夜行道不休息。

持戒摄诸毁禁者,敷草而坐食粗粝。

智惠禅定无有边,摄诸痴乱亦如是。

慈悲喜舍救众生,微妙宏深难测识。

虽依如是众法门,亦不于此而常住。

辨才演说无滞阂,譬如空谷中答响。

歌颂句偈自成章,纵横颠倒皆通达。

神通游戏得自在,聊以折伏不信心。

异香殊相放妙光,一叩宫门馀悉启。

住是解脱不思议,正如长者维摩诘。

应世阐化靡不齐,故于行道常接后。

化缘已毕示寂灭,迄今何翅五百年。

虽有文字传未来,芜颣不能发实相。

我观龙津大居士,已能深入不二门。

应缘虽现宰官身,于诸世味如嚼蜡。

燕闲清净无所为,乃以笔墨为法施。

芟除润色出妙语,善慧之书乃光焰。

佛子若观善慧书,当知三士无异法。

毗耶离城双树林,及此龙津元一处。

受持读诵善思维,普愿发心无上道。

形式:

吴公明求赞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形式:

雪峰禅师真赞

咸通已前,正与么㖿。绍兴之后,端的别别别。

松山撑破秋空月,毬门有路没遮栏,五月取霜六月雪。

形式:

日本觉心长老请赞

用迷子诀,飞红炉雪。一喝当锋,崖崩石裂。

化生蛇作活龙,点黄金为生铁。

去缚解粘,抽钉拔楔。

更将佛祖不传机,此界他方俱漏泄。

形式: 押[屑]韵

自赞(其二)

即真非真,是相非相。龟毛拂子,兔角拄杖。

自歌自舞,独吹独唱。

认得师姑是女儿,志公不是闲和尚。

形式: 押[漾]韵

四祖赞(其一)

抹过从前解脱坑,双溪路上绝人行。

衣盂至老无分付,逼得栽松死复生。

形式: 押[庚]韵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其一)

头鬅鬙,眼乖角。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

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