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溯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巘巘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系此评,其然岂然。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陶潜渊明,浔阳柴桑。宅有五柳,偃息北窗。
亲老家贫,自解祭酒。州辟主簿,躬耕不就。
刺史檀君,道济□候。梁肉之馈,麾而不受。
弦歌彭泽,耻彼折腰。归□来兮,我歌且谣。
故人延之,过必停车。留钱二万,悉送酒家。
琴无素弦,菊有黄华。义熙为文,年书晋氏。
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至于元嘉,噫先生逝。
这村僧,无明大。少柔和,多褊隘。爱骂人,舌头快。
受佛荫,破佛戒。不精进,常懈怠。谤般若,弥天罪。
入地狱,永不悔。闻者憎,见者怪。搅丛林,尤叵耐。
虚销信施三十年,异世出头偿夙债。
就中只有一处长,解道鸡屿洋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