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译注
一见识君多道气,再陪杖屦此跻攀。
高山流水知公志,明月清风共我闲。
落落半生心未泯,寥寥千载事相关。
出山一步尘埃满,便好赍粮莫出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译注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译注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
野杏出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
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译注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译注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译注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译注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译注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译注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