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
文公汤沐邑,子去作儒官。
马首千峰秀,莺声二月寒。
山禽攒俸纳,溪友借书看。
近日科名阔,青云上不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译注
江汉天风日夜清,君游何处濯尘缨。
云从鹦鹉洲前出,月在凤皇山上明。
已羡经籯吴士艳,行看词笔楚人惊。
残荪剩芷将何用,归日分张与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译注
早识梁松拜,居成潘岳游。
一年归雁雨,四月落花秋。
溪味凉供酒,山声昼入舟。
归来停新语,莫但作吴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译注
闻说龙泉县,儒风最可人。
墨池千涧缩,石室四山邻。
北学中连剡,南音渐带闽。
峨冠作宾客,罄折不须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译注
华亭是我曾游处,记忆端然不作疏。
地带三吴犹壮丽,人经二陆自诗书。
轻身羡尔能随鹤,薄味从来不为鱼。
未卜西游时远近,道成相问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译注
莫轻数尺黄泥壤,埋却斯人后更无。
山上自难生毒草,树间长见聚慈乌。
樵耕可免凭乡俗,洒埽能来是学徒。
后有宣尼须痛惜,待将墓额写呜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译注
小垒飞书定不难,十年清苦旧儒冠。
黄帘日转山衙静,彩笔春消海驿寒。
坂马易劳须缓骋,潮鱼虽美莫多餐。
人来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间伴剡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译注
玉比清癯鹤比羸,相看中路忽相遗。
诗才万斛难供歉,药论千箱不起衰。
定有意游轻竹杖,犹馀手剪碎松枝。
南山山下徘徊处,曾指佳城示阿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译注
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
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
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
何人尚高卧,层构著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译注
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隐山前古,村经水后贫。
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