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古诗词大全

别意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

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

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

揽袪泣将别,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

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

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

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

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

君第行,毋自苦。

形式: 古风

秦岭

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

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

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

蓝水在右丹水左,中分星野凌天河。

唐昌黎伯伯曰愈,雪中偃蹇曾经过。

于今破庙兀千载,岁时尊俎祠岩阿。

关中之游已四度,往来登此常悲歌。

仰公遗像慕厥德,谓钝可厉顽可磨。

由汉迄唐道谁寄,董生与公馀无他。

公之文章若云汉,昭回天地光羲娥。

文生于道道乃本,后有作者皆枝柯。

惟文惟道日趋下,赖公崛起蠲沈疴。

我昔刻厉蹑前躅,百追不及理则何。

才疏力薄固应尔,就令有得必坎坷。

观公所造岂不善,犹然举世相讥诃。

是知白璧不可为,使我奇气难英多。

便欲从军弃文事,请缨转战肠堪拖。

誓向沙场为鬼雄,庶展怀抱无蹉跎。

生平渴慕矍铄翁,马革一语心渐摩。

非曰发肤有弗爱,涓埃求补邦之讹。

班超素恶文墨吏,良以无益徒烦苛。

谨再拜公与公别,束卷不复事吟哦。

短衣长剑入秦去,乱峰汹涌森如戈。

形式: 古风

陇山

古来形家者流谈山水,云皆源于西北委于东。

三条飞舞趋大海,山筋水脉交相通。

我谓水之流兮,始分而终合,夫岂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

吁嗟乎,水则东入不极之沧溟,山则西出无边之沙漠。

错亘乾坤萃两隅,气象纵横浩寥霩。

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论。

足迹遍陇石,了了识本原。

陇石之山崛然起,号召峰峦俱至此。

东南培塿小于拳,杂沓西行万馀里。

渐行渐巨化为一,恍若朝宗汇群水。

其上宽广不可计,肉张骨大状殊异。

欲断不断势相蹙,谁信人间犹有地。

譬如亡秦以上之文章,鼓荡寥天仗真气。

不复矜言小波磔,横空一往茫无际。

策我马,曳我裳,天风终古吹琅琅。

何当直上昆仑巅,旷观天下名山万叠来苍茫。

山苍茫,有终止。吁嗟乎,山之终兮水之始。

形式: 古风

汉上纪事(其一)

沧海横流日,长城人款年。

雁臣皆北向,马市亦南迁。

冒顿雄心在,馀皇夜语传。

耀兵骄未已,江上试投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汉上纪事(其二)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

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

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

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汉上纪事(其三)

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

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

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汉上纪事(其四)

蹈海闻高义,斯人亦壮哉。

岂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

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览武汉形势

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

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

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

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崆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

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

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