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
熊耳自有两,未审孰为是。
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
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译注
先苦头风已病躯,新添臂痛又何如。
无妨把盏只妨拜,虽废梳头未废书。
不向医方求效验,唯将谈笑且消除。
大凡物老须生病,人老何由不病乎。
形式: 七言律诗
译注
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瀼瀼。
暖则为湛露,寒则为繁霜。
为露万物悦,为霜万物伤。
二物本一气,恩威何昭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译注
执卷何人不读书,能知性者又何如。
工居天下语言内,妙出世间绳墨馀。
陶冶有无天事业,权衡治乱帝功夫。
大哉赞易脩经意,料得生民以后无。
形式: 七言律诗
译注
形状类于鱼,其心好蠹书。
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
年年当盛夏,㬠了却如初。
形式: 五言律诗
译注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商鞅之说,异乎所云。
形式: 四言诗
译注
人有去就,事无低昂;迹有疏密,人无较量。
能此四者,自然久长。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译注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义既在前,利在其间。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义既失之,利何能为。
尚义必让,君子道长。尚利必争,小人道行。
形式: 四言诗
译注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醒,收之愈疾。
形式: 四言诗
译注
不肖之人,志在游荡。身在屋下,心在屋上。
不肖之子,志在浮誇。身尚不保,焉能保家。
形式: 四言诗